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历程 > 中国古代服饰共赏丨明代的服饰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共赏丨明代的服饰文化

  • 发布时间:2020-11-04 05:45:40

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中,明代的服饰堪称美到亮眼,作为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服饰既有对历史的继承,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


明代服饰按照功能与使用场合可以分为:朝服、公服、常服、吉服、便服、丧服等几个大类,此外还有其他功能服饰或特定人群的服饰,如祭服、礼服、戎服、僧道之服、乐舞之服等。



公 服



明代的公服介于朝服和常服之间,因为使用场合较少,所以官员们只在万寿圣节、皇太后圣旦、冬至、元旦、立春等重要节日以及颁历、皇子降生等吉典时才会穿公服,另外外任官在初莅任、望阙谢恩时也会穿公服。

明代公服形制和宋元时期差不多,都是头戴展脚幞头,穿大袖圆领袍,持笏,束单挞尾革带等。


常 服



明代官员的常服是以唐代男子幞头、圆领袍为基础设计的。洪武元年二月,明太祖就下诏“复衣冠如唐制”,定官员常服为:乌纱帽、圆领袍、束带、黑靴。到明代中后期,官员常服逐渐向宽大、端整发展。标准的官员常服为: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搭护、贴里,腰束革带,足穿皂靴。

明代皇帝的常服为翼善冠、黄色四团龙圆领袍及革带、皂靴等。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与皇帝相同,只是袍用红色。


便 服


道袍


马面裙


便服是日常生活中的便装,注重舒适与功能性。明代男子最常见的便服是“道袍”。道袍又称褶子,也叫海青,是明代士人具有代表性的便服款式之一,尤以明中后期最为流行。

道袍大多为日常所穿,既可用作外衣,也可作为衬袍。其领口的设计通常缀有白色的护领,这样既保护衣领又方便拆换。《云间据目抄》中说:“春元必穿大红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浅红道袍。上海生员,冬必服绒道袍,暑必用鬃巾绿伞。” 

明代道袍领口的设计通常缀有白色的护领,这样既保护衣领又方便拆换。自唐宋以来,上身穿衣、下身着裙已经成为女子便装的基本形制,这也一直延续到了明代。

明代女性的裙有马面裙、百褶裙等多种款式,其中以马面裙最常见,裙身正中和两端各有两幅较宽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的两侧施有褶裥,在裙子的底边及当膝处还会装饰有各种纹样的横襕。

另外,明代传统的士与庶是两个不同的阶层,所以在服饰上也有区分。如明代士人多以方巾、道袍为便服,而庶人仆役只穿小帽、青衣。即使是有钱、有头脸的庶人,如财主、商人等,也仍然是戴小帽,不能戴士人的头巾。


吉 服



吉服是指用于时令节日、婚礼、寿诞、筵宴等各种吉庆场合的服饰。

明代吉服尽管不见于制度,但在各类典章政书、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如《大明会典》记载:“圣节前三日、后三日,俱吉服。”《万历野获编》卷五:“锦衣官侍朝,俱乌帽、吉服。明代吉服的式样与常服、便服相同,如圆领、直身、曳撒、贴里、道袍、袄裙等,颜色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如官员就是以大红圆领作为吉服。

吉服的纹饰通常比常服、便服更为华丽精美,大多会采用应景题材或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文字。

流 行 元 素



明代中后期的服饰变化较多,在款式和搭配上新样迭出。男女服饰都是宽大的袖子,女性还特别喜欢戴围肩。

在晚明时期,男子还流行穿红鞋,小说《风流悟》第一回就有描写:“(曹成器)戴顶飘飘巾儿,穿领阔带大袖子直身儿,大红方舄鞋儿。”

声明:文章整理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湖湘讲堂》
这是湖南唯一一档人文讲堂栏目。

生于斯,长于斯,自2008年开播以来,栏目聚合天下名家,以敬畏之心,剖析湖湘文化;以温情之意,善待古今历史,六年一路行来,不敢忘记来时路。

【官方微博】新浪、腾讯微博@湖湘讲堂


【湖湘讲堂交流群】5330804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