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燕京里|可能是全球最酷的长租客&创客大杂院

燕京里|可能是全球最酷的长租客&创客大杂院

  • 发布时间:2021-05-11 20:26:40

一年前的今天,在北京延静里社区,轰然出现了一个大杂院社区,这里有青年都市白领、跨国公司的老外,还有喜欢骑哈雷的60多岁的老大爷。大家在这里创业、撸串,还可以平视中心CBD,这个大杂院有个很北京的名字——燕京里(延静里谐音)。今天刚好是燕京里社区建立一周年纪念,我的导师范悦教授带我去拜访了这里的“包工头”王硕。

燕京里LOGO

 

1 杂院文化与新北京社区

     大杂院是指由许多人家共同居住的院子。不同于四合院那种一个家族一户的居住形式。大杂院内一般居住着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民族的人们。”王硕大哥说,燕京里就是一个当代的大杂院社区。看到实景,一种“烟火气”扑面而来,大杂院再贴切不过了。


充满生活气息的燕京里 


在他看来新式大杂院的灵感源于近几年的创业狂潮和北京巨高无比的房价,在加上北京文化在消费市场上被长期忽视,于是燕京里的业态就长成了“长租公寓+联合办公”的模样。他说要让这里的生活场景自带“新京味儿”buff,有人、有事、有笑、有泪,要有种电视剧“我爱我家“2.0版本的感觉。

 

象征性的撸了几把串儿,一行人带着满嘴的“新京味儿”,开始了参观。

 

2 长租公寓

公寓是燕京里主要业态之一,这里有公寓70间,大部分为长租公寓。产品线的命名也极具“京味儿”,听听这名字,燕儿窝、单奔儿、双傍儿等等,很是局气。下面我来逐一介绍。


“燕儿窝”产品模块

燕子的窝,像背包客住的胶囊公寓升级版,在日本极为常见。“燕儿窝”产品乍一看是上下铺的样子,燕子回窝时钻进去的形态以及以短租临时感来命名,十分生动。“窝”内的床具、灯具、衣架,以及“窝”外的电子柜、办工桌都是标配,还有配有管理系统,门帘印有燕型风筝图腾,京味儿爆棚。无论从文化还是软硬件来看,“燕儿窝”都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此处划重点——整套产品模块都是可以单独输出售卖的。有意者可以联系万能的包工头,无中间商,不赚差价……

“燕儿窝”产品的标配


“双傍儿”产品模块

王硕大哥说,两个单间公用一个厨卫前厅的产品叫“双傍儿”,我觉得这映射了一种同居模式。因为在我印象中,小时候看到两只蜻蜓抱在一起飞的形态也叫“双傍儿”,这个比喻真是太恰当了。研发这种产品的时候,王硕大哥设想的使用场景和现实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对产品的想象力,真的十分大胆,在这里我就不过多的赘余了,我们看看赞赞的产品。

两户公用一套厨卫的“双傍儿”产品


“单奔儿”产品模块

顾名思义,“单奔儿”在北方是指“只剩下一个人”的意思,造句例如:“你们都撤了,就我‘单奔儿’了,太不给面子了,你瞅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单奔儿”有种孤寂凄凉的质感,但从群居杂院的视角下审视,你如果非要一个人住,就要给你贴上“单奔儿”的标签。

“单奔儿”的房间其实很像酒店公寓,有张大床、厨卫空间、写字台和小沙发。但如果仅此而已的话真是太小看我们的“包工头”王硕大哥了(这可是位拿奖拿到手软的跨界建筑师),“单奔儿”的生活场景与精细化让我处处惊喜。

“单奔儿”产品基本配置


首先,他重构了“京瘫&葛优躺”的生活场景,试想身为忙了一天的都市白领,回到家中在墙角处一瘫,打开身边的小灯带,放放空、刷刷朋友圈,元气又满满。

“单奔儿”京瘫&葛优躺生活场景


其次,他用物理的方法重构了“租户个性化标签“,具体做法是每户门前都有一个小长桌,你可以储物也可以做陈列。在五层我们看到了很多类人群的标签,有一种是“实用派”,具体表现形式是直接把书和水桶杂物摆在台子上,我猜他可能是想表达知识和力量吧;另一种是“享乐派”,摆的有点橱窗的意思,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职业病爆发,我认真的给她画了用户画像——能看出她首先是个女孩,桌上虽然摆满了的盆栽、干花,但她并不会养花或插花,因为都是ikea的快消产品;摆放城市音乐盒和桌布能看出她是文青且向往旅行;综上她应该是一个喜欢社交、喜欢骑摩拜、喜欢点外卖的女生,而且是单身

每个住户都可以彰显“个性化标签”


最后,令我十分惊艳的是“单奔儿”在五层产品可以看到CBD,不赘余了,看看这景色,已经感觉自己是北京人了。

“单奔儿”五层的视野

 

3 联合办公

因为我一直在联合办公中创业,也曾邀请SOHO3Q(一个联合办公的品牌)的首席设计师Karin帮我们设计过校区,因此对这类业态算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看到燕京里的联合办公的产品模块主要包含:云集、独立办公室、跃层工作室三类。

“云集”产品模块

“云集”在联合办公的一楼,“云”寓意飘忽不定的办公场所,其实就是分时段的办公桌租赁,用“云集”来比喻再形象不过了。燕京里会员通过扫码,开启办公桌的储物锁计时使用,产品也考虑了“中途换位置”的使用场景,总之软硬件也是一套,这套产品模块也可以单独采购。同时一楼大厅做了很多拓展功能,可以开组织发布会、Party等活动。

“云集”产品基本配置


“独立办公室”产品模块

独立办公室是拥有若干工位的独立隔间,大家共同使用共享办公设施完成日常工作。软件也是不可少的,刷卡开门、刷卡打印、会议室预定系统等等。

“独立办公”产品


“跃层工作室”产品模块

在跃层办公空间,租户可以个性化进行装修,我们看到一个租户一层做了一个图书馆,只有被邀请的朋友才能来阅读,复式层做了自己的工作室。王硕大哥感慨的说地说,他居然发现他租不起这里。

“跃层工作室”产品的装修前与装修后

 

4社区公共空间与文化元素

北京文化在消费市场上总是被忽视的,如何更好的挖掘,与同类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王硕大哥的燕京里就做的非常好。社区氛围和生活场景吸引力营造的目的就是要让租户走出来,大家都到公共空间,社区才会有活力。

“内个咖啡”、“极健身”、“稻草人无人超市”等产品模块,给社员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内个咖啡”产品模块

“极健身”产品模块

“稻草人无人超市”产品模块

“共享厨房”产品模块

“客厅”产品模块

“共享会议室”产品模块


同时文化元素的融入拉近了社区成员的关系

如随处可见的定制文化砖


如极具盛名的朱起鹏轴承图(神奇建筑研究室)


如鼠绘文化(鼠标绘制)


80年代教室风——墨绿色的墙裙,旧时课桌椅,带来厚重的年代感


Just doit later(一会再做)的京瘫文化


如微信之父张小龙办公室同款限量版装饰画


如在燕京里微信活动群中留言即刻显示在入口处的互动大屏中


共享单车在院里有序停放


最后王硕大哥得意的介绍了他改造的一个行为艺术装置,名曰“爱507”,这原来是一个消防栓,移走后大哥并没有把它抹平。

 


我查了半天百度,发现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507”意为“我没有妻子”——看看你是不是愿意接受我的爱。

哈,建筑师总会有一种执念,总希望留些符号在作品上。

 

4城市更新中的模式创新

燕京里本是一个栋装配式建筑(重要的内容标红),曾是机关的党校。现在她成为了一个既有建筑再生的典范,一个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充满北京味儿的共享社区。

燕京里的立面的改造

走道空间改造


燕京里的成功绝非偶然,我们需要探讨一个比较严肃且深刻的问题——旧城改造。

对于城市更新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拆了重建的问题,他更是一门生意,是一个Know How的过程。在产品创新和文化注入之前,“包工头”王硕大哥和燕京里创始团队最先完成的是模式创新——简述下来,就是充分的走完了选择业态配比、设计产品与盈利模式、注入活力解决流量等几个步骤。

燕京里的成功背后存在了一个城市更新潜在的方法论,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见解。

1、要符合社会趋势——创业狂潮与房价强压下的向往生活

2、要设计业态互补——联合办公与长租公寓产生了业态互补关系

3、要注入文化标签——地道的京味儿文化吸引了一类人

4、要拥抱互联网——和互联网生态很好的融合

 

城市更新逃不出“钱谁出?人去哪?产业咋搞?”的三大难题。也许应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共享社区是一条有效的路径,我们不妨一试。

 

关注我的公众号并分享,让“包工头”改变世界。


从左到右以此为范悦教授、王硕大哥、我


后记:我和燕京里联合创始人王硕是在2012年的大连认识的,记得那时他刚刚完成了葫芦岛售楼处项目,我的导师范悦教授带着我和他第一次会面,这些年他不断的挑战建筑师的边界,是我最尊敬的建筑师之一。

 

王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及美国莱斯大学,曾在鹿特丹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及其北京分公司担任项目建筑师,参与了OMA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及建筑项目,包括RAK Gateway City, BBC总部战略规划,CapitaLand新加坡住宅项目,曼谷第一高楼MAHA-NAKHON。并获得Cityscape International Award荣誉。2007年创立元建筑后,还兼作北京标准营造战略合伙人,与标准营造合作实现国内大型项目。2016年与侯正华共同创立燕京里。

关注我的公众号并分享,让“包工头”改变世界。


万能的包工头

添 加 公 众 号



万能的包工头

 

 


 

前建筑师,720度解读建筑的前世今生。

新时代的包工头,专治各种不明白。

互联网思维,探索匠人跨界的可能


 

Contact Us

wechat: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