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音乐故事 > 潮汕这种乐曲竟然是“贵族血统”,来自宫廷,被称为古乐“活化石”!

潮汕这种乐曲竟然是“贵族血统”,来自宫廷,被称为古乐“活化石”!

  • 发布时间:2022-07-23 20:58:27

 讲述潮汕故事 | 分享趣味生活  

一个专为潮汕人打造的平台

相信你一定会深深爱上这里

联系微信/QQ:956780044



潮乐是中国音乐的一朵奇葩,而其中有一种更被称为古乐“活化石,这就是今天要聊的潮阳笛套音乐


笛套音乐是潮州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被誉为“盛开在岭南永不凋谢的华夏正声”。2004年,潮阳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笛套音乐》之乡”,潮阳笛套音乐老艺人林立言被授予“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的光荣称号。


潮阳笛套音乐以笛、管、笙、箫为主奏乐器,配以三弦、琵琶、古筝和其它弦乐、弹拨乐等,领奏乐器大笛(横笛)是28节大锣鼓笛,吹奏方法是传统宫廷式的“龙头凤尾指”,潮阳味浓厚,具有古朴庄重、典雅幽逸的风格。


既然被称为“活化石”,那么历史肯定非常悠久吧?


没错!潮阳笛套音乐源远流长,而且人家可是来源于宫廷音乐哦!


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率领勤王之师到达潮阳。当时,作为宋室左藏朝散大夫的吴丙随师抵潮,吴丙生平酷爱音乐,又是宫廷乐宦,因而带来乐工歌伎和礼乐资料。宋亡后,吴丙定居潮阳棉城。宫廷音乐的种子也因此播落于潮阳土壤,经过历史的演变和乐工们的承传,潜移默化地融入潮阳的地方特色,从而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潮阳笛套音乐的内容。


到了元代,由于等级制度严酷,民族矛盾尖锐,南人受到非人的待遇。为志亡国之恨,潮阳乐人组织“赏仙会”,于每年中秋,以赏仙为名,在潮阳棉城南坛,对月演奏前朝音乐,借以抒发怀旧和忧国之情。笛套音乐是赏仙会上演奏乐曲内容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笛套音乐得以在潮阳传播的原因之一。


到了清代,潮阳笛套音乐与地方戏曲和汉族民间音乐互相融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发展,乐曲的调式、旋律、结构、节奏和演奏风格以及乐器应用、乐队组成等都各自成一格。清末以后,潮阳笛套音乐出现“文庙”、“民乐”(即民间乐社)两种流派。




潮阳笛套音乐就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两类。潮阳笛套音乐属于套曲式的音乐品种,运用宫、商、角、征、羽的民族调式,具有“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的特点。


潮阳笛套音乐丰富多彩。以笛为领奏乐器的,大体有四个品种:



(一)笛套古乐。以笛领奏,以笙箫管笛为主奏乐器,具有古朴、庄重、豪放、悠扬等特点,宫廷音乐风味极浓,其代表曲目有“四大景”、“灯楼”等。


(二)笛套大锣鼓。是笛套音乐与正字打击乐溶化的大型管弦乐合奏的组合形式,其主奏乐器为笛、管、笙箫、大鼓、斗锣、大钹等,乐曲气魄豪迈,宏伟高昂,其代表曲目有以“牌子”、“武点江”、“风入松”等组成的“樊梨花破金光阵”;还有解放后创新的《渔港丰收》等乐曲。


(三)笛套苏锣鼓(也称花灯锣鼓)。是以昆曲、摊簧加工润色,溶化成为小型打击乐和以笛、管、笙、箫为主的管弦乐合奏的组合形式,不单轻松、活泼,有时风趣、生动。其代表曲目有“倒骑驴”、“小桃红”等。


(四)梵调(庙堂音乐),这是笛套音乐与佛曲的合流,有以笛主奏的纯器乐曲,也有以笛为主奏乐器去伴奏佛曲,梵调前期多由名胜岩寺(东西岩、灵山寺等)引进,后期则在庵堂、善堂中流行。其风味超逸、幽深、飘渺。其代表曲目有“普天乐”、“道场线”等。

  

此外,曾在潮阳长期流传溶化的硬软套(俗称“五声调”),是研究宫廷音乐的珍贵古乐谱。它纯用古老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组成曲调,以古筝为领奏,有称三弹组奏(三弦、琵琶、筝)。硬套的代表曲目是“倒垂莲”等;软套有着比硬套更为独特的曲式特点,它以古筝定弦为“63”,与潮州音乐的“重三六”定弦“52”所出现的风味很不同。其代表曲目有“日月交”等。




传统笛套音乐曲目,包括《灯楼》、《四大景》(一景《柳摇金》、二景《金毛狮》、三景《闹元宵》、四景《柳青娘》)、《冲天歌》、《闾欢》、《大金毛狮》、《普天乐》、《山坡羊》、《将军令》、《雁儿落》等。


这些乐曲,可是古代潮阳“赏仙会”、祭孔时常奏的曲目呢!


还想知道潮阳笛套音乐更多历史和知识的小伙伴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纪录片去了解哦~~



转出去,一起传播潮汕文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