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历程 > 《放牛班的春天》那些用音乐穿越的生命

《放牛班的春天》那些用音乐穿越的生命

  • 发布时间:2019-12-20 20:41:03

有一些电影,在你看过之后,无法附注语言,甚至文字。因为它藏的很深,难以挖掘,也难以提取,甚至难以看见,但却总能听见,在你耳际,徘徊,盘旋,却难入视线,却遁入你的躯体。 

音乐,从电影初始便贯穿始终,不是刻意为之,也并非无意将行。电影的画面浓度以及音乐的厚重都总是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音乐之声》,所不同的是,此部电影并非像《音乐之声》那样,以舞台音乐剧的模式贯穿全片,而是从深底之处,从初始之际便开始在其后吟吟诵唱。那低旋清亮的男生独唱便在点滴的弦乐之下,转至合唱的共鸣,这样的低旋与唱点来炫,带来了一种恰好符合电影故事本事的伏笔。

正在休息室等待晚上演出的皮埃尔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他赶回了母亲的住处,在一个下雨的夜晚,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在50年前的回忆,那回忆是关于一个叫马修的音乐老师,他已经忘记了他的名字,却在那本贝比若带来的日记本中慢慢回忆起,那段在“池塘畔底抚育院”的记忆随着音乐,缓缓而来,也带来了一段改变人生却缓慢遗忘,但却深轧进生命的音乐穿行记忆。

在马修的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自己那失败人生最终的目的地——“池塘畔底抚育院”,不知是何故,总之好的老师以及责任感都是和那个时代不相吻合,于是这个带着有点另类,甚至带着想要改变点什么的老师马修走进了这家抚育院,刚到便面临了学生们闯祸的局面,自然他并不赞成院长管理学生的方式。或许人们都会有同一感觉,那便是,带着观看好戏的心情看着马修如何被学生修理,自然人们也期待着最后马修能带领着这帮不受重视的孩子们,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甚至改变他们的命运。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像马修这样的老师,就像他本人所认知的那样,他并不是万能的,他无法完全改变任何一个人,但是他却能成为一个好的指路明灯,借由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音乐。于是,他重新点燃了创作音乐的热情,与其说他改变了那些孩子,不如说,孩子们也点燃了他熄灭的人生火焰。

从马修第一次出现在学生面前,第一次紧张而自我,第一次隐瞒学生的恶作剧,第一次让学生写下关于自己的信息,音乐都在其后,从缓慢的钢琴到小号以及弦乐的铺张,都带来了衬托马修老师心理路程以及故事情节转折变化的节奏。而在跟随着马修老师渐渐开始了解这群学生,并最终决定采用合唱团以及重新开始作曲来证明这些学生并非无药可救,音乐也渐渐转至了明朗温暖而欢快的亮丽之中。

从那些晴朗而鲜亮的童声中,我们或许能从中找到最后人性美丽的存在之处,不是没有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而最终在马修的坚持下,这一群被临时组建起来的合唱团开始在抚育院清冷灰白的世界中崭亮了音乐绚烂的世界。皮埃尔那双透过铁网望向教室的眼睛,是纯净与美妙世界的渴求,也是人性善与美好的本质。

音乐也步入了合唱,低鸣、渲染,牵引出皮埃尔孤独却幻美的生活苦悲,当马修无意中听见皮埃尔那天籁般的歌声时,他仍然是透过皮埃尔曾经的那张铁网望向正在教室里独自练习的皮埃尔,两个不同的人双眼,却透过同一个铁网,听到看到的是同一个音乐。生命在此交汇,音乐在此相付,没有一个生命是枉费的,也没有一个生命不是最珍贵的,我想,有时候音乐所要传达的更多是来至灵魂深处的声音,他代替了世间之中的冷漠与隔阂,也代替了彼此之间的猜忌与否定,它更多给予的是自由灵魂的呼吸与思考,也更多的给予了一种生命中的穿行与给予,在马修与皮埃尔之间,音乐更多代表的是彼此之间的所共有以及所没有的意义。

而一直在故事节奏之后的合唱,也正式走上前台,成为了电影中最重要的旋律以及主导,甚至开始变成转化故事主要故事基调,皮埃尔清澈明亮的眼睛配合着清玄而干净的独唱,成为了本部电影中,让人心悸而动、感慨万千也眼泪盈盈的一刻。

然而,最终马修依旧没能成为那个拯救者,也没能改变自身不被接受的命运,在完成为校董事的演出之后他便被辞退,而皮埃尔也如愿地与自己的母亲再次相聚。在那场最后的合唱中,电影场景特意安排在了有着欧洲古老文化象征意义的教堂之中,音乐变得更为空灵和感染力,回响的歌声配合着被几乎抛弃却又重新回到合唱团的皮埃尔落寞而后惊喜珍惜的表情,带出了音乐已然成为了生命本身。


此部电影所投入的视角,虽然已经是烂俗的故事,但是却在音乐配合之下,添加着法国特有的幽默式的表演以及叙事风格,都让我们在沐浴一场音乐的尘嚣中,感知了灵魂的纯净以及生命的绽放,仿佛那一首首、一段段音乐正透过我们的躯体,让我们穿越着音乐,体味生命。

 

2011-12-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