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历程 > 我社出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系列总谱(三)

我社出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系列总谱(三)

  • 发布时间:2021-08-05 04:59:13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系列”总谱近日在上海音乐出版社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的有9本,小编分三次予以推介,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最后3本,它们分别是:


《周湘林:跳乐——为中阮与交响乐队而作》

《尹明五:交响音画·韵》

《沈叶:旅行者的梦——为打击乐、钢琴和弦乐队》


部分总谱配备CD或DVD现场录音。




作品介绍


“烟盒舞”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至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常用四弦琴(月琴)为其伴奏。也可称“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不论男女老少都乐在其中。


作者曾去滇南地区采风,被这种形式奇特、套路多变、舞步优美、节奏明快、气氛热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民间舞蹈深深吸引,于是萌发了创作激情。作者以当代人的审美情趣,选用中阮替代四弦琴(月琴),丰富的技巧和强大的表现力展现浓郁的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特征,再辅以交响乐队多彩的音色、宽广的音响空间以及形态多样的织体,描绘出一幅生动有趣、流畅洒脱、情感炙热的民俗画卷。


作曲家简介



周湘林,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务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兼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作品:钢琴独奏《随想曲》(被收入《中国当代钢琴名曲集》)、男中音与钢琴《江城子》《双声子》、四把大提琴与钢琴《溯》、为十二把二胡而作的《跳弦》、大型交响合唱《太阳礼赞》、交响组曲《大江东流》(与赵光合作)、交响序曲《海上晨曦》、交响诗《胥门随想》、民族管弦乐《二月山暖》《花腰三道红》、为打溜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打家业》、为交响乐队而作的《董蒙》、中阮与交响乐队《跳乐》、二胡与交响乐队《天马》等。


曾荣获:“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管弦乐作品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大型作品三等奖;“上海优秀文艺人才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贺绿汀基金奖”三等奖;“傅成贤音乐奖学金”一等奖等。其作品多次被评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日本、韩国、法国等地上演,并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台北音乐荟萃、中国首届电子音乐节、首届中国天津国际现代音乐节、日本爱知世博会、韩国东亚国际现代音乐节、法国里昂打击乐系列音乐会等。


天猫旗舰店购买链接





作品介绍


作品试图以交响音画的形式,形象化表现东方哲学、东方音乐文化中内在、独特的审美韵律。作品体现了作曲家新的创作思维,即从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线性构思和泼墨技法中汲取灵感,勾勒挥洒出丰富的复合音色线条与充满动感的音响流,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作品的整体结构张力和一幅色彩斑驳变幻的交响性画面,表现出柔和而自由、坚韧而洒脱的东方音乐神韵。全曲由两大部分构成,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整体上的两幅音响画面分别为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作品创作于1992年,于1999年12月获韩国第二届大型交响乐作品作曲比赛“大奖”(该赛史第一大奖),由韩国首尔爱乐乐团首演。


作曲家简介



尹明五,作曲家、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音乐创作及现代作曲技法、管弦乐配器技法教学与研究。1990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本科,并免试直升为作曲硕士研究生,继续师从王建中教授,1992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8—2001年(在职)攻读作曲博士研究生,师从杨立青教授。


创作有大型现代舞剧《那年五月》(管弦乐,1995)、《水墨画意》—为管弦乐队而作(2014)、《夕》—为二胡与乐队而作(2006),以及室内乐、交响合唱、多媒体音乐剧场、无伴奏混声合唱等许多不同体裁作品,在多个地区上演,包括ISCM国际现代音乐节、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欧洲合唱节、上海之春、上海国际艺术节等许多重大国际性音乐节。英国BBC爱乐乐团、德国欧洲青年交响乐团、丹麦哥本哈根新艺术合唱团、韩国首尔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许多乐团为他的作品首演和演出。


作品曾获国际作曲比赛大奖(交响乐)、、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


天猫旗舰店购买链接





作品介绍


引用Kaigal-ool Khovalyg从图瓦移居者那里听到的一曲民歌:

牧群里的六十匹马在哪里?

部落中的人们在哪里?

用来栓马的木桩在哪里?

家在哪里?


乐曲段落

Ⅰ. 知了之歌

Ⅱ. 天穹·十字星

Ⅲ. 血、荣耀石与黑金

Ⅳ. 旅行者的家

Ⅴ. 磕头虫、知了、螳螂的进军

Ⅵ. 沙地上·永昼之城

Ⅶ. 鹰飞·星落

Ⅷ. 旅行者的梦


注:知了、螳螂和磕头虫,是开荒和采矿工人们对机械设备的别称。他们把伐木锯叫作“知了”,长臂抓斗车叫成螳螂,磕头虫就是不断上下“点头”的石油抽油机。“黑金”就是石油。


旅行者的梦

沈 叶

我以为总有一天

自己可以停在某处

时光流逝

我却一直在走

不断地离开

到达

离开……

每一次我告诉自己

这就是家了

到家了

但经过了岁月回头来看——

一个个的

不过是居所

我常常产生幻觉:

完全陌生的地方

却有着

极其熟悉的名字



作曲家简介



沈叶,江苏无锡人(1977— ),音乐创作者、音乐研究者。曾任汉堡国立音乐戏剧高等学院客座讲师(2009),柏林艺术大学访问学者(2011),巴黎蓬皮杜中心音乐音响协调研究所(IRCAM)驻站作曲家和研修员(Cursus, 2013)。现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管弦乐配器法教师(2003— )。他曾获得具有极高国际声望的作曲家荣誉——德国巴赫奖金(2011),也获得了中国全国交响乐评比第一名和文华音乐创作一等奖(2007),以及二十多个海内外的奖项和荣誉。


沈叶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被众多艺术团体演奏。与他合作过的乐团有:Ensemble TIMF、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Ensemble Les Amis、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香港中乐团等。他曾完成来自菲律宾“亚·欧”基金会、“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Sounding D”全德新音乐节、纽约市议会Phoenix Concerts项目、法国蓬皮杜中心音乐音响协调研究所(IRCAM)以及奥地利Klangspuren音乐节等机构的创作邀约。


作为音乐研究者和学者,沈叶博士游弋于当代音乐分析、电子音乐、管弦乐配器这三个领域。他针对当代作曲技法和配器的《微差化技法研究》使他成为2016“曙光学者”;他对陈晓勇《不可见的风景》的研究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奖,并列为1979—2011年间十篇优秀音乐分析论文之一。他曾受哈斯(G. F. Haas)、梁雷、海杜伊(G. Hajdu)的邀请,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音乐系、汉堡音乐戏剧大学做个人研究和创作的专题讲座。



天猫旗舰店购买链接



©上海音乐出版社

打造一生的音乐计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