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历程 > 音乐大讲堂 60分钟帮你扫除音乐障碍(三) -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

音乐大讲堂 60分钟帮你扫除音乐障碍(三) -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

  • 发布时间:2020-05-28 03:38:23

德国国宝博兰斯勒钢琴


带您走进最顶级的钢琴世界

为您介绍最专业的音乐知识


轻松订阅,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博兰斯勒钢琴

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

还不知道吗?

长按下图指纹图案

选择自动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轻松点击关注欧米勒微信公众号

(下文内标有指纹关注方式轻松三部曲)

(公众微信号:irmlervip)




在第一节里,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为大家讲述了主题—— 音乐何需懂。阐述了“听不懂”不是因为听众的水平差,而是因为音乐它本身就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和语艺性的东西。所以说音乐无需懂,你只需要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之美。


而在第二节里,周教授又阐述了第二个主题——其实人人都是音乐家。很多小孩随着音乐起舞,家长以为自己生了一个天才出来,其实音乐是人所具有的本能的反映。总结一下,理解音乐靠联觉,联觉人人有,每个人的音乐感受里都很强,因为这是人所具有的本能的反映。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这个讲章的最后一个主题,音乐理解何须正确……




第三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

前言:你如果总是担心错误,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于是产生挫折、沮丧感,你有这么多的障碍,你怎么进入音乐的门槛,你有这么多障碍,你怎么引入音乐的大门?


1、司马迁就是“当年的易中天”。


由此进入第三个话题,“音乐理解何需正确”,在这样的标题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原理三,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声音只有五种属性可以引起联觉,这样造成很多东西,明确,具体的视觉对象,比如家具、水果、长相都不能产生音乐的效果。(播放音乐)这是格什温《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我给大家放音乐,你们听一下,谁能听出来这是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广场,咖啡馆,你们谁能听出来?


既然都听不懂,那他怎么写出来?其实很多作品的标题都是后人给编上去的,大家知道贝多芬的《月光》作品就不是贝多芬给的,是后来作家给的,说贝多芬有一天晚上在郊外散步,月光传来琴声,他寻声找去,发现一个小盲女在弹贝多芬的作品,贝多芬很感动,走上去说,我给你弹一段,小姑娘说好啊。贝多芬坐下来继续演奏这首作品,《月光》奏鸣曲就此诞生。这是编的,这是小报记者撰写的,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历史就是这样造成的,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故事要是讲一千遍,一定会当成历史的。比如现在的易中天讲的《三国》,把历史当成故事,《三国》是《三国演义》找来一块儿讲的,他是把历史当评书讲,评书当作历史讲,搅合在一起将来全部都是历史。司马迁写的《史记》,《鸿门宴》,多生动,多具体,司马迁就是“当年的易中天”。


2、音乐的震撼:音乐的理解多种多样


贝多芬一生有过无数的作品,其中最出名的是:《月光》、《无以名》、(音)《悲伤》、《暴风雨》、《热情》没有一个标题是贝多芬自己给的,所以你忘了标题,忘了深意,按照标题理解一个作品,一定搞的你一头雾水。我要告诉大家,听不出来,不是听众的错,因为那些东西音乐根本表现不了。《合壁@器爨》大家听去吧。其实理解错误不是听众的错,音乐内容的理解必然是主观的、模糊的,多样的,这是由联觉的机制决定的。


我要告诉大家,音乐的理解多种多样,这不是音乐的缺憾,反而是音乐的震撼所在,不仅如此,就连演奏家他们对同一首作品,都是千差万别。比如我们看伟大的钢琴家莫札特的作品《土耳其进行曲》,我们再听一下大钢琴家克劳斯,(播放音乐)他又怎么演奏的?我们来听听卡拉扬的命运交响曲,(播放音乐)非常粗暴,焦躁观。演奏家尚且如此,怎么可能要求听众和作曲家标尺一致,你连听的作品都不相同,你怎么可能听觉相同。我们说听不懂,把一大批人当做音乐大门之外,而理解错误又把一大批人推出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


3、专业圈内受到的压迫更深


有一天一个同学说,本来我以前很喜欢音乐,每当音乐奏响我都浮想联翩,但是我听了你的讲座,感情这么多年我都理解错了,他的解说我都听不出来,感情每个人都是把自己想象投身到音乐当中,连这么多的伟大的音乐家都是这么做的,我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有的同学问我,周老师,是不是你跟我们外行才这么讲,回到专业圈你就不这么说了,我告诉大家,我的这个讲话在圈内的讲法比在这里产生的反响还强烈,为什么?因为他们受到的压迫更深。


当搞音乐的人也听不懂音乐的时候,下面60多岁的老教授当场就开始鼓掌,很多朋友听我的讲座,很多人说你的讲座太另类,你是不是树敌无数?这个讲座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有两个证据,第一个证据,大家听到的上半场的就是我的博士论文,我的博士论文叫“音乐表现世界”,获得200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我这个文章是所有艺术领域所有文章加一块第一篇获得这个奖。后来2007年又有一篇获得奖,当时评委会的人说,这篇论文用苦涩的语言,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音乐2000年来最复杂,最简单的问题,音乐的内容形成关系问题,到80年代基本上没法解,后来我在方法论上突破,获得这个奖。


后来我把这些观点写成很多小文章,又截成小标题,标题叫做“音乐何需懂”,2011年,10年时间整个文集获得中国文联著作的一等奖。后来评委会的领导说,其实这些关联,是关心到艺术事业发展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其实大家想一下,我们的音乐事业要想发展,有一个前提,要有欣赏,要有倾听,欣赏是创造表演的前提,为什么音乐惨淡经营,艺术家们生活不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不听音乐,为什么不听音乐?是因为大家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是因为观念的障碍,由此可见,观念对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4、你有这么多的障碍,你怎么进入音乐的门槛


我们之所以“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是因为我们要正确理解这些要求,给我们听众背上了沉重的理解,怕不懂,使听众望音乐艺术大门而却步,想听懂,妨碍了听众享受听觉的美,怕错误,束缚了听众丰富想象力的展开,理解错了,使初迈音乐大门者受挫、沮丧。因为大家总是想听懂,反而束缚了音乐,反而你什么都不想,你会觉得很舒服,很感动,本来音乐就是最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你如果总是担心错误,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于是产生挫折、沮丧感,你有这么多的障碍,你怎么进入音乐的门槛,你有这么多障碍,你怎么引入音乐的大门。


最后给大家两条建议,有时候我觉得世界就是这么有意思,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有两条建议,第一,放松地听,就像轻音乐一样。第二,想,尽情的想,让你自己的想象来完成音乐最后的使命。




带您走进最顶级的钢琴世界

为您介绍最专业的音乐知识




分享最新最快最及时的音乐界时讯,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